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慢的力量:陳每 x inooknit
步履輕盈,瑜珈時猶如在水中舞蹈,
散發氣質到肢體動作,能感到安穩與平靜。
又有時,猶如深山裡的山岩,擁有著獨特紋理,穩固的處在朝夕多變環境。
生命中有很多相對論並存,猶如水亦像岩石,
唯有深度接納,不漂泊於外,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Q:和我們自我介紹一下
我是 Per 陳每,是一個魔羯座女生,就是那種個性認真緊繃又有點害羞的工作狂哈哈哈!我比較慢熱,也很敏感,喜歡深度交談,就是典型的魔羯座。我喜歡瑜伽,頌缽音療,研究身心靈人類圖,也喜歡畫畫與電吉他。我來台灣定居不知不覺也三年了,但台北真的像我的家,有些地方我不用看地圖就能去,搭捷運會知道要走哪個出口,我超愛這種熟悉感。
Q:能說一下你之前在香港與現在台灣,生活有哪些不同?
我在香港是國際品牌代理公司的上班族,負責企劃與活動統籌,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後就慢慢變成自由工作者了。在香港生活壓力很大,我畢業後近8年的工作幾乎都在加班與超狂的節奏中渡過。在台灣生活節奏相對比較慢,搬過來後像經歷了一次輪迴一樣,有點忘了以往那個上班的自己,慢慢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,發掘了自己不同的面向,像畫畫與吉他是我以前曾接觸但沒有繼續發展下去的興趣,最近找到空間重拾,過程很快樂。
Q:原來在日常生活裡的自己隨時都處在創作中
以往對創作沒有意識,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創作者。我有時候會畫畫,也會寫一些文字,也有錄podcast,做了一陣子之後慢慢有一些陌生人開始給我回應和跟我互動,也會有一些不同類型的合作邀約,才慢慢開始意識到自己原來也在創作,現在開始構想未來創作的內容跟方向,我也很期待這樣的自己。
Q:瑜珈的開啟與接觸後生活中有哪些自我體悟?
在以前工作壓力大的生活中,偶然發現公司隔壁大樓有一家充滿禪味的瑜伽冥想教室,那教室寫著「an invitation to pause」,意思是「邀請你來停一停」,那短暫的停頓就是我當時急切需要的。那陣子我利用每天上班前或午飯時間去上瑜伽課,探索了不同風格的瑜伽和冥想練習,之後我也趁著離職後的空檔去考了瑜伽老師證書。非常感謝我所有瑜伽的啟蒙老師,接觸瑜伽後最明顯的體悟就是學會了解並接受自己原來的樣子,上了瑜伽解剖學後,我發現每個人的骨頭也長得不太一樣,那會影響動作的樣子。
其實瑜伽沒有一個所謂「完美」的標準,瑜伽要我們接受自己,每個人的「戰士」(warrior)動作看起來也不一樣,但那不影響我們成為一個獨立存在的戰士。
Q:從舒適來看,你穿搭的細節會是什麼?
我喜歡簡單平穩的色調,平常最愛黑、白、灰與膚、米色的穿搭,我愛穿棉質的短版上衣配飄逸的絲質闊褲,鞋子一定以舒適感為主,整體穿起來要很自在。我也很愛防水材質的長版外套,因為台北很多雨啊哈哈哈,防水很重要。
Q:你覺得現代的女生如何探索發現自己的舒適感與自信呢?
找回自己的直覺。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被要求做很多事情,有時候因為迎合會忘了自己心中真正想要什麼。如果正在卡在需要下決定的困境裡,有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可以試試看,就是請一個信任的朋友與你進行快問快答,自己要在不思考的情況下一秒回答,這樣會幫助自己看到自己心中所想,而不被頭腦限制,不用一直分析這樣決定好不好。如果能夠一直相信自己的直覺,並追隨自己的選擇,生活會過得愈來愈踏實。當你清晰知道你在做什麼,為什麼要這樣做,自信就來了。
Q:每個人都很獨特並且有自己的情緒,如何做到不批判和接受自己呢?
做起來很不簡單,尤其是社交媒體出現後,大家很容易落入與他人比較的情緒裡,會一直有一種大家都比我過得好的感覺,要認清這個現象正在默默地影響自己怎樣看待自己,大家都喜歡的樣子或者正在流行的東西不一定也是你喜歡的,你可以選擇。
在《瑜伽經》裡,有一項原則叫做「不傷害」(Ahimsa),簡單來說是不在思想、言語及行為上傷害他人,包括自己。很多人忽略言語的影響力,對別人很包容,但對自己很苛刻,不容許自己犯一點錯,習慣在心裡責罵自己。其實我有時候還是會這樣,我也在學習不傷害自己,這要常常提醒自己的。如果有一些說話你沒法對你愛的人、你的朋友說出口,那也不應該對自己說,在心裡也不應該。這也許可以是學習接受自己、不批判自己的第一步。